第476章.回到的德赫瑞姆-《真实骑砍游戏》
第(2/3)页
“法提斯,雷萨里特,马尼德,”沈穆的目光扫过三位重臣,带着赞许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你们做得很好。德赫瑞姆能有今日气象,皆是尔等心血浇灌。这片土地,是我们最坚实的盾,也是我们刺向深渊的矛。”他抬头,目光再次掠过那高耸的城墙和无垠的麦田,“走吧,让我看看我们的家。”
在三位重臣和圣树骑士的簇拥下,沈穆一行通过巨大的西城门,正式踏入德赫瑞姆的外城区域——西外城。
甫一进入,便是一条宽达二十米、用平整石板铺就的中央主干道,笔直地通向远方内城的第二道城墙。道路两侧的景象,瞬间将人拉入一个充满中世纪生活气息的、略显拥挤却生机勃勃的世界。
主干道两旁,是连绵不断、鳞次栉比的三层石木结构楼房。这些建筑是马尼德引以为傲的杰作,也是安置大量蓝星移民的核心住所。地基和承重结构由坚固的本地青石砌成,确保稳固;往上则是粗大原木构成的框架和墙壁,木材表面涂有防虫防腐的深棕色涂料,散发着淡淡的松脂气息。每一栋楼都显得厚重而实用,窗户大小适中,镶嵌着透明度不高的玻璃或蒙着油鞣皮革。
这些“集体寓所”的设计显然经过精心考量。
每栋楼的一层通常是公共空间或小型商铺、手工作坊。
可以看到敞开的门脸里,铁匠学徒在叮叮当当地敲打着农具或简单的铁件;面包房里飘出诱人的麦香;裁缝铺门口挂着成衣;杂货铺的老板正将成捆的麻绳和陶罐搬到门口。二层和三层则是密密麻麻的住户单元。
每个单元面积不大,但通过狭窄的户外楼梯和走廊相连,最大化了空间利用率。此刻正是清晨忙碌时分,不少窗户敞开,晾晒着洗好的衣物,五颜六色的布料像旗帜一样在微风中招展。
妇女们在公共水井旁排队汲水,交谈声、孩童的嬉闹声、商贩的叫卖声、还有远处磨坊的沉闷声响,交织成一片充满烟火气的喧嚣乐章。
“大人请看,”马尼德指着路旁一栋典型的楼房,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按照您的指示和我的规划,这样的三层石木屋,每栋能稳定、舒适地容纳五十名成年居民。我们严格规划了街区,留有防火巷和小的社区广场,水井和公共厕所也按区域配置。虽然拥挤了些,但卫生、安全和基本生活都能保障。蓝星的同胞们从最初的惶恐不安,到现在已基本适应,不少人已经开始在作坊里工作,或者租下铺面做些小生意了。”
沈穆的目光缓缓扫过街道。他看到穿着蓝星样式改装的粗布衣服的人们在忙碌,看到穿着斯瓦迪亚皮甲或民兵服饰的巡逻队在维持秩序,看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同一个屋檐下或同一个水井旁,虽然还带着些许生疏,但至少有了共存的秩序。街道虽然宽阔,但因人流和两侧林立的摊位,多是售卖新鲜果蔬、粗粮、简单手工艺品,而显得熙熙攘攘。
空气中弥漫着面包、马粪、木柴烟、汗水和刚出炉铁器的混合气味——这是生活的味道,是人口聚集区特有的“人味”,虽不芬芳,却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
“秩序井然,物阜民安。马尼德,你功不可没。”沈穆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真正的赞许。这西外城,虽然远称不上奢华,甚至有些粗粝,但它高效、实用,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它像一个巨大的蜂巢,正源源不断地为德赫瑞姆这台战争机器提供着基础的人力、物资和活力。这比任何华而不实的装饰都更让他感到欣慰。
队伍沿着主干道前行,穿过整个喧闹的西外城区,终于抵达了内城的第二道城墙。
这道城墙同样高大坚固,但风格更加古朴厚重,带有德赫瑞姆旧城堡的痕迹。守卫城门的士兵穿着统一的、保养良好的斯瓦迪亚军士铠甲,目光锐利,检查严格,彰显着内城区的核心地位。随着沉重的绞盘声和铁链哗啦作响,内城门缓缓升起。
踏入内城,气氛陡然一变。西外城的市井喧嚣瞬间被一种井然有序的军事化氛围和沉稳厚重的工业气息所取代。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庞大的军营区。不同制式、不同风格的帐篷和半永久性的木石营房,依据兵种被清晰地划分开来。
斯瓦迪亚兵营区占据着最靠近城门、地势开阔的区域。可以看到穿着简易皮甲、正在进行队列训练的新兵;手持长矛盾牌、练习阵型转换的轻步兵和步兵;以及装备精良、甲胄鲜明,在教官呵斥下进行残酷体能和对抗训练的军士。更深处,是独立的重骑兵营区,高大的战马在围栏内打着响鼻,侍从们仔细地擦拭着骑士们沉重闪亮的板甲和长枪。偶尔能看到一队全副武装的骑士,如同移动的钢铁堡垒,在空地上进行小规模的战术演练,马蹄踏地的轰鸣声沉闷有力。
罗多克兵营区位于相对靠后、地形略有起伏的区域。这里以坚韧著称的长矛手和弩手是主力。罗多克资深长矛手们正手持超过四米的超长长矛,练习着稳固的拒马阵型,口号低沉有力。罗多克弩手们则在靶场反复进行着装填和瞄准射击,弩机绞弦的声音此起彼伏。角落一处肃穆的区域,甚至停放着几架修复好的罗多克重型弩车,旁边堆放着特制的弩矢,这里是“不屈号”精神的延续。
维基亚兵营区靠近城墙箭塔的区域。维基亚弓箭手和冰风射手们占据了制高点进行射术训练。他们特有的复合弓拉开的弧度,以及箭矢破空的尖啸,是这片区域最常听到的声音。一些装备链甲和战斧的维基亚步兵则在营房间的空地上进行着近身搏杀训练,风格彪悍。
军营区之外,便是内城的核心功能区,规划得同样清晰。
轻工及仓储区靠近西门,便于物资进出。巨大的仓库群如同沉默的巨兽,存储着粮食、草料、武器、盔甲、布匹等战略物资。旁边是密集的手工作坊:制甲工坊里炉火熊熊,铁锤敲打金属的叮当声不绝于耳;制皮工坊散发着鞣制皮革的特殊气味;制弓工坊里,匠人仔细地挑选和打磨着木材与兽角;纺织工坊的织机发出单调而持续的咔哒声。
商业区相对集中在内城中心偏南的一条街道。这里的店铺规模更大,货品更精良。武器铺陈列着精工打造的刀剑铠甲;马具店挂着各种鞍具辔头;专门的铁匠铺承接更复杂的武器修理和定制;甚至还有提供酒水和较好伙食的旅店,主要为军官和轮休的核心士兵服务。交易气氛比西外城更“高端”,货币流通更为规范。
冶金区位于下风向的东北角,远离主要生活区。巨大的熔炉日夜不息地燃烧着,滚滚浓烟升腾而起,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风箱的怒吼、熔炼金属的轰鸣、淬火时的嘶鸣,构成了这片区域的背景音。这里是德赫瑞姆武装力量的钢铁心脏,源源不断地生产着武器、盔甲甲片、弩机零件和各种工具。
街道上行人匆匆,主要是轮休的士兵、后勤人员、工匠和管理者。他们大多步履沉稳,目标明确,身上带着或浓或淡的硝烟与汗水气息。偶尔有传令兵骑马快速通过,马蹄声在石板路上格外清脆。整个内城,就像一台精密而高效的战争机器在稳定运转,每一个部件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着作用。
沈穆在三位重臣的陪同下,骑马缓缓穿行于内城街道。所过之处,无论是正在训练的士兵,还是忙碌的工匠,或是路过的军官,无不肃然起立,右手握拳重重捶击左胸,行以最庄重的军礼。
低沉的“领主大人!”的问候声此起彼伏,汇聚成一股无形的、厚重的力量感。
沈穆面色平静,不时微微颔首回应。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些核心部属目光中的狂热崇拜、深深的信赖以及一种与有荣焉的自豪。他们是德赫瑞姆的骨架和筋肉,是沈穆意志最直接的延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