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罢,王焕就快速将门窗紧闭,在迎春的惊呼声中将她横抱起来,走到了床榻处。 “这一去数月半年不见荤腥,今日我可要好好吃个够!” 床幔放下,娇声轻鸣,刚刚去拿热水的司棋一脸懵逼的站在紧闭的房门前,听到屋子里的动静后好半天没反应过来。 她红着脸嘀咕一声:“大爷真是胡闹,都快到用晚膳的时间了……” …… 六月初一一早,林枢送走了王焕等人,从城南十里亭回到城中。 这次出京的不禁有治河衙门的人,他还从工部、兵部借调了多名善于绘制舆图的官员书吏,在五百禁军的护卫下沿着黄河一路向西。 当下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工部的存图还是开国初绘制的,近百年过去了,地方上的变化仅仅从这过时的舆图上根本看不出来。 治理黄河有多难他最清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万万不敢忽视细节上的问题。 经过前些日子的捐献潮,治河衙门已经收到捐献物资价值不下四百万两。林枢忙碌了整整一天,先期拨发去年遭了大水的河南沿河各州府一百万两白银,用来整修河防,加固堤坝。钦天监有过预测,河南今年的防汛形势依旧不太乐观。 林枢疲惫的回到家中,刚刚坐下没多久福全就匆匆来报:“大爷,兵部收到八百里加急,瓦剌绕过大同,沿长城往东猛攻开平卫!” “这怎么可能?鞑靼不会允许瓦剌从他们的底盘进军的。” 林枢吃惊的站起身来,开平距离京城快马三天就到,乃是京城北方屏障。如果开平被破,京城就彻底暴露在了瓦剌的铁骑之下。 福全还未来得及回应,皇城方向就传来阵阵钟声。 景阳钟敲响,百官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进宫待诏。林枢连忙换上官府,准备入宫。黛玉将几个热包子递给林枢,今晚的晚饭估计是没办法吃了。 “玉儿乖乖在家,今夜早些睡。放心,没事的。” 皇城中的气氛很是凝重,瓦剌这次摆了大楚一道,他们先是在陕甘一带露脸,然后做出了要攻打大同的样子,使得京城的禁军调去了大同和延绥一带。 谁都不会想到刚刚同大楚签订盟约的鞑靼,突然被辽东方向的神秘兵马给拖住了,使得瓦剌有机可乘,快速东行猛攻京城的北大门开平卫。 此时京城的禁军一部分调去了河西,一部分调去了大同,剩下不到十五万人根本不敢随意出动。 “陛下,开平卫现在只有五万兵马,面对近二十万瓦剌铁骑,支撑不了几日。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迅速调回前往大同延绥的禁军,同时下旨诏各地勤王大军速来京城支援。” “远水救不了近火,开平若被攻破,瓦剌铁骑用不到三日就会出现在京城脚下。无论是勤王大军还是调回禁军,最少也得十日左右的时间。” “既如此就让开平卫死守,给京城争取时间。派禁军支援,只会让京城的守卫力量更加空虚。” “不支援的话,以开平卫的兵马又能拖多久呢?” …… 奉天殿吵的厉害,可惜吵吵嚷嚷硬是没吵出个合适的主意。甚至有人提出义和南迁,彻底惹怒了龙椅上冷脸的皇帝。 “敢言南迁者,即为叛国!” 哗啦,刚刚提起南迁避难的几位大臣被皇帝的暴怒吓得跪在了地上:“臣等并无叛国之义,往陛下息怒。” 哼! 皇帝冷哼一声,冰冷的眼神中充满了不屑。 他已经认出了这几人,一名出身金陵甄家庶支,两人是江南人氏,还有两人是晋党的门人。 “既然你们的骨头这么软,那就去开平吧。来人,摘去他们的官帽,送开平卫充入军营。” 魏庆和叹了一声,出列说道:“陛下息怒,这几人虽说骨头软了些,但罪不至死。充军太过,贬为庶民即可。” 这倒不是魏庆和与这几人有什么关系,主要是为了文臣体面。可惜因为突然的战事,皇帝正在暴怒中,魏庆和的劝谏他充耳未闻,直接让龙禁卫就几位拔了官衣给拖了出去。 等几人被拖出去后,皇帝才跟魏庆和说道:“国逢兵灾,若是朕与诸卿的骨头都软了,这仗还怎么打?前线将士正在拼命,京城的百官却想着逃跑,传出去只会影响军心。” 魏庆和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也只是尽职维护了一下文臣体面罢了,议和与南迁?他这个内阁首辅第一个不答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