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戴权扶着太上皇起身靠在了枕头上,皇帝也坐在床边,将温水递了过去:“父皇还是安心休养,此事儿臣自会处理妥当。” “就靠你那动不动将主事人下狱的招?愚蠢。” 太上皇喝了一口水,向跪在地上请罪的林枢招手道:“林卿,起来吧。到朕近前来……” 林枢闻言起身,恭敬的上前拜下:“因罪臣失察之故,使得圣人恩泽天下之大计出师未捷,更是惊扰圣体安康,罪该万死,请圣人治罪。” “一口一个罪臣,朕问你,你罪在何处?” 太上皇没有治罪,反而反问道:“关中那些臣子,大多还是朕在位时入仕之人,你能料想到他们会如此大胆,连朕的诏书都不放在眼里?” “此等国贼禄蠹,千刀万剐都不为过!”对待贪官污吏,皇帝每次都是咬牙切齿的这么一句。 太上皇瞪了他一眼,随后继续跟林枢说道:“此事卿确有失察之罪,不过此时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关中今春大旱,夏秋两季又是水患不绝,若是在明年春种前无法将水利整修完成,数十万的百姓怕是会掀起塌天大祸来。” 皇帝一巴掌狠狠拍在床边,大怒道:“儿臣这就让左兰去一趟关中,揪出那些贪官污吏……” “能不能让朕把话说完了?” 太上皇没好气的打断皇帝的话,嘱咐林枢道:“卿之罪,不过失察而已。罢去你工部侍郎衔,降为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以示惩戒。不过治河衙门的事还是以你为主,关中善后之事,你要尽心。做得好了,朕不吝赏赐。若是处理不好,那就亲自去关中修渭河大堤吧。” 这一次皇帝没有插话,林枢也是诚恳的拜道:“臣领旨谢恩,定当尽心尽力,将此事处理的妥妥当当,以报圣人不罪之恩。” 等太上皇满意的点头后,一旁的皇帝这才开口道:“自你入朝为官,大多只在中枢六部转悠。此次贪墨之案,便当是一次教训。朕会让左兰协助于你,将这群贪官污吏尽数揪出。” 林枢躬身领旨:“臣这就回去安排,亲往陕西……” “胡闹,你去了有什么用?治河衙门管着的可不只关中一处,秋冬本就是治河要时,坐镇京城盯着整个衙门才是重中之重。王焕不是在陕西吗?就让他去办。王琦这个老狐狸没道理会生下个糊涂蛋,安排人手立刻出京,朕担心已经打草惊蛇,万不可让那群贪官污吏抹除了痕迹!” 关于这桩贪墨案,皇帝借着太上皇的旨意,让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会同绣衣卫四部联合查办,而且各部委派了要员前往了陕西。 龙首宫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没有几个人真的清楚,不过当有关林枢的处置让不少人心中的疑惑变得更大。 等龙首宫圣人抱恙的消息流出,皇亲国戚纷纷开始流传,太上皇被这群贪官污吏给气坏了,四部联合去陕西查案,说不定又要杀个人头滚滚。 这下,京城与陕西有关的人陆陆续续想办法去信询问,连夜出京的各方人马,倒是给了绣衣卫不少机会。 作为当事人之一的林枢倒是在傍晚回府之后,除了让人去王琦府上送了一份密信之外,其他什么动作都没有。 反而暂时放在此事,乐呵呵的继续准备着明日王媛的及笄宴。 …… 深秋之日,林枢守在书房,待天色彻底暗下来后不就,福全领着左兰走了进来。 “左大人,情况如何?” 两人连寒暄几句都没有,直截了当的开始分享起自己的调查结果,以早日侦破此案。 左兰将一沓纸递给林枢,坐在桌子旁一口气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随后才开始给林枢说道:“还真被林侯猜中了,京城至少明里暗里派出了好几波人,这还是咱们能够发现的。” “锦川伯府、户部郎中刘奇、工部郎中樊勇、吏部员外郎何元男……” 林枢看完纸上记载的名单,不免倒吸一口凉气。 没想到区区七十万两银子的贪墨案,竟然搂草打兔子牵连到这么多的人。不但有超品的伯爵府,还有六部五寺各级衙门里的诸多官员。 左兰看出了林枢的担忧,轻声笑道:“这些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这天下官吏,真正能做到清正廉洁的没几个人。当然这些人不一定与陕西的贪墨案子有关系,只不过是惊弓之鸟罢了。” 听到左兰这么说,林枢心中稍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