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红楼首辅》


    第(2/3)页

    正在伏桉写信的惠进忠先是惊诧片刻,随后嘲讽的往北方的星星点点看了看,继续低头写了起来。

    ……

    在高万姜想尽办法坚守胶州县城的时候,京城终于收到了最新的山东战报。

    皇帝紧急将林枢招进皇宫,当然,内阁的诸位大学士、五军都督府的将帅、忠顺王高永恒早就坐在了勤政殿中。

    等夏守忠念完胶州送来的求援信和高万琸的密信后,魏庆和率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陛下,既然义忠亲王已经抵达了夏河寨前所,那就再等等吧。或许是因为大雪的原因,世子与义忠亲王还没接上头。从京城调兵也好,其他卫所调兵也罢,均不如义忠亲王去的快。」

    英国公张岳作为武将之首,看了看舆图上的标识后也点头附议:「魏阁老说的不错,北地这场大雪绵延数日,京畿至河南山东皆是大雪冰封。京营就是急调兵马,也来不及了。倒是粮草与御寒之物要赶紧想办法送过去!」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高万姜的信中明确的提到过,山东的粮食早在白莲教攻打胶州城之前,就已经被江南的粮商抽调一空,现如今胶州城的粮草,还是从鲁王府借的。

    信中高万姜已经明言,城中粮食仅仅能维持二十日左右。这封求援信乃是六日前发出的,也就是说,京城要赶在十五日前,将粮草想办法送到胶州县,最关键的一点是,要突破海寇的封锁。

    「户部银钱粮食倒是不缺,可怎么送过去?如今冰封万里,运河都冻上了……」

    文同轩的脸上尽是苦涩,以前哭愁银子,现在是愁怎么把钱送出去……

    这时林枢拱手道:「陛下,阁老,诸位大人,粮草的事交给臣去办!」

    「嗯?林卿,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高万姜麾下兵马加上高万琸带去的两万大军,再加上胶州县的数万百姓,所需的粮食可不是个小数目。

    皇帝提醒了一句后,只见林枢信心十足的说道:「那个……世子之前给臣写过一份信,说起了江南粮商将山东粮食抽调一空之事。臣当时就觉得有些蹊跷,就小小谋划了一番……」

    说到此处,高永恒也反应过来了。林枢可是从王府要去了不少银子,准备在江南搞一波大的,看来粮食也是这次林枢谋划的目标之一。

    果然,随着林枢的讲述,勤政殿里的人都被林枢的大计划给惊着了。

    听完了整个计划后,文同轩有些不解的问:「林侯,江南那帮粮商,真的会大肆囤积粮食吗?商人逐利,林侯把粮食的价格定的这样高,万一他们不买怎么办?」

    林枢呵呵一笑:「文大人,他们肯定会买的。山东的白莲教和围攻胶州的海寇,还有游弋在东海上的十数万海匪,此时可还等着粮食吃呢。只要赦公按计划抢走他们筹集的第一批粮食,他们定要想尽办法去筹粮,与虎谋皮,他们可不敢饿着那些老虎!」

    江南不缺粮食,可林枢让薛蟠与林禄抵达

    江南后,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所有的存银,用最快的时间将江南的所有粮食尽全力搜集买下。

    再加上贾赦抵达金陵后,只要按计划领着松江水师劫走江南女干商送去海寇的第一批粮食。到时候哪怕市场上还有零星存粮,可要供养十几万兵马的消耗,仅凭那零星的粮食,根本就不可能供养得起。

    等海寇们发现本该送至的粮食没来,这个时候他们定然会拿着刀逼迫那些女干商筹集粮食了。

    毕竟飘在海上这么多年,这些人可不会心善到白白替他人卖命!

    文同轩继续问道:「那这些人库中的存粮呢?他们可不是普通百姓,哪一个不是粮食堆满了粮仓。」

    「文大人,晚辈早就让人准备了大笔现银,这些人如今是惊弓之鸟,山东乱起之后就已经做好了跑路的准备。谁跑路的时候会带着运输不便价值不高的粮食,当然是金银之物比较方便可靠了。」

    林枢躬身向皇帝行礼:「陛下,绣衣卫应该已经密奏吧,此时江南的粮食应该都进了忠顺王府、薛家、贾家还有臣家里的铺子里了。」

    「的确如此!」

    皇帝恍然道:「原来是林卿的手段,朕正琢磨呢,江南的粮价怎么翻了近一倍,原来爱卿是如此打算的!」

    林枢微笑着给众人继续解释道:「三天前臣便收到了赦公来信,义忠亲王明面上带着松江水师去援助山东,实际上乘上了汪家的海船出发。同日松江水师潜伏在崇明岛外的海上,借着大雾之天,一举歼灭了这些女干商给海寇运送粮食的船队。截获粮草无数,而且并未有半点消息传出。接下来,这些女干商怕是要用数倍的价格从臣的手中购买粮食了!」

    文同轩大喜道:「那些截获的粮食是不是送去了山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