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午时一过,城北各个酒楼便都挤满了才子佳人。 尤其是李怀古所在的逢春楼,上下三层,一层人多过一层。 有推杯换盏的儒生,有娇羞的佳人,也有一些蜀州地界的名士、大儒。 其中就属萧无戈口中的“刘伯伯”刘巳身份高,他乃是蜀州府衙主官,一州知府。 借着这层关系,陈逸和萧无戈两人便跟着到主桌上。 在陈逸有意结交之下,很快便跟李怀古熟络不少。 两人隔着萧无戈说说笑笑,从今次科举,到蜀州、江南府和京都府见闻,倒也难分伯仲。 说到兴起,李怀古还和萧无戈换了个位置。 虽然他的学识和见识自然不凡,但和陈逸比起来就差了很多。 往往简单的一两句话,李怀古便心生敬佩,想着江南府盛传陈逸“忠孝两全、才学过人”并非虚言。 如对此次会试的策论题目“舟在水上,为何倾覆”,陈逸只是随口说了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便直接破题。 李怀古自愧不如,当时他想的是从随波逐流角度破题,讲究自然无为。 和陈逸的这句话比较起来,高下立判。 就连一旁侧耳听他们讲话的蜀州知府刘巳都有些心惊。 原本他对陈逸不以为然,毕竟陈逸身份只是萧家赘婿,即便做了一首贺寿词也改变不了什么。 但此刻听来,刘巳心中倒是和前任蜀州布政使司孙辅的想法一致——此子入赘萧家,有些可惜。 这时,李怀古略有唏嘘的说:“轻舟兄,今次你未参加科举着实可惜,你那位兄长云帆……” 没等他说完,另一边的刘巳咳嗽道:“方规啊,闲话不多说,我看咱们就到这儿吧。” 陈逸暗自挑眉,笑道:“知府大人说的是,今天乃是怀古兄大喜日子,应该尽早回去和家人同乐才是。” 这些个踏足朝堂的权贵倒是很懂得避嫌。 很明显刘巳不想得罪陈家,哪怕蜀州离着江南府万里之遥,他也不希望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不过从这点,陈逸便清楚他那位“兄长”陈云帆高中状元之事应该另有隐情。 李怀古迟疑道:“怀古听从老师吩咐。” 刘巳满意的点头,看向萧无戈说道:“替我跟你祖父问声好,稍后伯伯登门时再教你其他的。” 说完,他低声和李怀古交代几句,便起身离开。 周遭的宾客自然恭敬的行注目礼,直到他走出雅间,气氛方才热闹一些。 萧无戈看看左右,觉得无趣,开口道:“姐夫,咱们也回去吧。” 陈逸顿了顿,刚要起身,便被李怀古一把拉住。 “轻舟兄,今日你我相谈甚欢,不若随我回家一趟,做个见证。” “哦?” 李怀古眼角扫见萧无戈,知道有这位小侯爷在场,他的把握更大些。 当即他语气诚恳的说道:“我有件事一直想做却一直不敢,便想趁着今日喜庆了却心愿。” 陈逸心中清楚他的心思,便顺水推舟的跟了过去。 萧无戈、小蝶连同几名甲士,虽然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见他笑得开心都没多说。 没过多久。 几人跟着李怀古返回家中——城北近郊的罗衣巷。 陈逸扫视一圈,目光掠过那些古旧的院墙、清新的林木落在远处的身影之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