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商人逐利轻别离-《说好当闲散赘婿,你陆地神仙?》


    第(1/3)页

    王纪离开后。

    陈逸一边端坐不动,让张大宝给他易容,一边询问道:

    “百草堂对面的酒楼何时换的?”

    张大宝手脚麻利的梳拢好他的长发,回道:“有些时日了。”

    “应该是中秋后第二天吧,店外来了一辆很华丽的马车,是位很好看的姑娘。”

    “啊不,是好几位很好看的姑娘,说是要将那酒楼盘下来。”

    “起初酒楼的老板不同意,可是当那姑娘让人搬了几箱银子后,他就同意了。”

    陈逸侧头问道:“几箱银子?”

    张大宝回道:“您是没瞧见当时那场面。”

    “酒楼里还有不少客人,就看着那姑娘一箱接着一箱打开,问老板卖不卖?”

    “一箱不卖,开第二箱,直到打开五箱,足足一万两银子,那老板才松口。”

    陈逸哑然失笑,心说这的确是崔清梧能做得出来的事。

    某种程度上,清河崔家比江南府陈家还要有钱有势,自然也比荆州刘家更强些。

    连刘文都能调用三十万两银子,崔清梧这位崔家嫡女,手上的银钱只多不少。

    只是让他在意的是,崔清梧竟是把店开在了百草堂对面。

    不知她是有意还是无意。

    若说有意,她是何目的?

    为了他这位“陈余”老板,应当不至于吧?

    若是无意,那也太过巧合了。

    陈逸思索片刻,仍没想到崔清梧的用意,便暂时压下不提,只等以后找机会问问陈云帆。

    “这几天百草堂境况如何?”

    “还是老样子。”

    “闫掌柜带人离开后,堂里只有王掌柜一人,忙得脚不沾地,我瞧着都替他累。”

    “不过王掌柜昨日说,近来生意受到些影响,有不少原本来堂里拿药的顾客去了别的地方。”

    “叫什么杏林……”

    陈逸开口道:“杏林斋。”

    张大宝连声说对,一边给他贴上轻盈的面具,一边回道:“是这个名儿。”

    “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来头,刚开业不久,就抢占了不少药堂买卖。”

    “王掌柜说,若不是咱们堂里有茶饮,估摸着这个月入账的银钱得少一多半。”

    陈逸对此心知肚明。

    杏林斋有名医坐镇,又是在蜀州刚刚落脚,药材售卖价格比之百草堂还低,挤压同行也是应当。

    不过,这样的三板斧只能用一次。

    若是荆州刘家再不来人,迟早会有麻烦上身,即便杏林斋背后有刘洪在也一样。

    蜀州,终归不是刘家的蜀州。

    闲聊几句,眼见人还没到,陈逸便让张大宝拿来古琴。

    他接过后横放在膝间,随意拨弄两下。

    或清脆,或沉闷的琴声便回荡堂屋中。

    张大宝拍拍手,“早就听说老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想必您的琴道也跟书道一样。”

    他在百草堂那么久,每日人来人往,自然听说了中秋诗会的事情,也知道陈逸以水调歌头夺得诗魁的名头。

    在他想来,老板文采、书道斐然,琴道自是不可能差了。

    因而说完后,他便侧过脑袋做倾听状。

    陈逸没理他,只看着琴上的五根琴弦,双手左右放好。

    弹奏。

    嘣——砰——咔!

    熟悉的琴声三重奏顿时响彻宅院。

    张大宝脸上笑容凝滞,惊愕的看着他。

    陈逸毫无所觉,自顾自的按照《逍遥游》的谱子弹奏起来。

    咔哒哒,咔吧吧,嘣砰砰……

    一连串的琴弦崩坏的声音比之门外的落雨更有穿透力。

    张大宝愣愣的看着他,一连串的噪音回荡耳边,使得他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

    老板这棉花弹得不错。

    铿锵有力,嘣嘣响。

    很快,陈逸一曲弹奏完。

    他不仅没有因为弹得难听神色异样,反而露出些恍然。

    “指法,力道,节奏要相互配合啊。”

    接着不等张大宝开口询问,陈逸继续拨弄琴弦,弹奏第二遍《逍遥游》。

    有了先前一次的经验,他收敛了大半劲力,借由武道练出的灵活手指,颇有章法的弹奏着。

    虽然仍旧跟“悦耳动听”不沾边,但足以让张大宝放弃了捂住耳朵的打算。

    或许,先前老板应是在熟悉那张琴。

    没过多久,第二遍弹完,张大宝适时拍手夸赞说:

    “老板琴技……好。”

    他实在想不出更合适的形容词,能说出个“好”字来,已是极限。

    陈逸瞥了他一眼,“好在哪里?”

    “好……反正比我弹得好。”

    看着张大宝面露讪笑,陈逸没再为难他,唤出光幕看了一眼:

    修为:五品·下

    [机缘:525]

    “五百……得省着点儿用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