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巳时刚过,陈逸便看到眼前金光乍现: [机缘+6。] [评:陈云帆以绝强实力胜过崔清梧。] [人至,声未听,场面未见,机缘天降而不取,乃生性惫懒之徒。] 不出所料,陈云帆轻易取胜。 陈逸得知结果,没再多看,一边跟萧婉儿闲聊,一边掀开帘子看着车外。 定远侯萧家封地在蜀州府城往东南五十里处。 名叫桐林,乃是归属于府城管辖的小镇。 有六个村落以及靠近府城、位于山脚下的镇子。 看似不大,实则这些村镇,以及周遭数座山头都是萧家封地。 约莫两百里方圆内,居住着两千多户人家。 用大魏开国之初,魏皇封赏圣旨上的原文说——食邑三千户。 这时候,马车刚刚拐出官道,穿行于林间小路。 原本哒哒的清脆马蹄声,转为沉闷些的砰砰声,车驾随之有了些晃动。 车下的泥土路显然不算平整。 驾车的沈画棠不待吩咐,拉了下缰绳放缓速度。 所幸陈逸和萧婉儿都不是矫情的人,晃晃悠悠时候,偶而说笑几声。 萧婉儿看着车外景色,略显苍白的脸上浮现几分笑容。 “这里变了好多啊。” 她一手掀着车厢窗帘,另一只手指着远处几座山跟陈逸介绍道: “那里是猴儿山,小时候父亲曾带我和二妹进山打猎,里面有很多小动物。” “东边的名叫小云山,我记得山顶有一条瀑布,二妹还在那里洗过澡。” “它们中间的河道是父亲在世时修建的,特意从赤水河引过来的支流。” “也是从那时候起,桐林的百姓得以行船前往府城采买,或者去其他地方讨生活……” 尽管萧婉儿许久没来,但她对这里印象很深,一山一水都能说上一些。 甚至连居住在山间村落、岸边是哪家人,她也能说出来。 陈逸循着她手指的方向一一看过去,“我记得府上每年从封地这边收的地租不多?” 萧婉儿嗯了一声,眼眸仍旧注视着路旁山水,微笑道: “最初的时候,先祖大人其实是给他们免了的,可后来出了几件事情,到曾祖那代就重新立了规矩,每年收三成地租。” “三成?相比大魏律要求的十税四,甚至个别大族的十税七少了很多。” “嗯,曾祖说过,只少一成既有恩赐,也是避免被其他世家大族口笔诛罚。” 陈逸微微颔首,心说萧婉儿所说封地上出的事,应是让萧家曾祖寒了心。 否则萧家平白无故的不会从原本的分文不取转为收取三成地租。 这样也好。 俗话说“升米恩斗米仇”,恩典适量,总归比掏心掏肺好一些。 很快,马车穿过一条狭窄的山道,驶过一座木桥来到桐林镇所在。 石板道路随之平整许多。 陈逸扫视一圈,挑眉道:“这里……不错啊。” 路面整洁,两侧有几十间木楼铺面,统一的漆面和外观,很是美观。 其余居所隐约可见。 大都是一座座四合院,灰墙黑瓦,与府城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萧婉儿点点头,笑着说:“这也是父亲命人统一修建的。” “小时候,他常说府城不够僻静,等老了就在桐林居住。” 的确是个不错的养老地。 陈逸正要附和几句,蓦地见前面有十多人小跑着迎过来。 不待他询问,萧婉儿一边吩咐沈画棠停车,一边道: “是明伯他们。” “明伯原是爷爷的亲卫,后来受了些伤,就被爷爷安排到这里,专门打理田庄。” 说着,萧婉儿在娟儿翠儿搀扶着走下马车。 陈逸跟在后面,便见为首那名身着麻布衣、身形佝偻的老者行礼道: “康明见过大小姐。” 一众十多人跟着行礼。 萧婉儿连忙说了声不必多礼,接着问道:“明伯,您怎知我今日前来?” 康明站起身,神色略有激动的回道:“是三管家前日传了信过来。” “若非如此,老朽还不知您要来此。” 萧婉儿了然的点头,展颜温和说:“这次我只是来此看一看,本不想劳烦您。” “小姐说得哪里话,若是您回桐林没人照应,老朽一准要被侯爷打板子。” 寒暄几句,众人一一介绍完。 期间这些人自是对陈逸多有善意,连说轻舟先生之名早已传遍桐林。 不多会儿,康明问清楚萧婉儿来意,便驱散一众人,笑着说: “小姐,要不老朽先带您回萧宅用过午饭,然后再去周遭转一转?” 萧婉儿略一迟疑,看看天色,便颔首道:“那劳烦明伯了。” “不麻烦不麻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