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乘务员知道她是聋哑人,还用笔在纸上写了一句话,问她需不需要帮助。 聋哑女人看不懂,可能是不识字,也就是文盲。 下火车之前,聋哑女人把衣服还给了乘务员。” 姚卫华道:“喝下百草枯,心里像是火烧一般,估计觉得不冷,肯定也吃不下任何东西。” 蔡婷摇头:“我倒是觉得聋哑女人像是在逃跑,她遇到了危险,连衣服都没穿,身上连钱也没有。 她第一时间搭乘火车,去丹南县找到‘殷红’,只有‘殷红’能帮助她。” 猫子道:“那还用说啊,喝了百草枯,这哪里是遇到危险,人都快要死了。” 蔡婷狠狠瞪了他一眼。 猫子赶紧道:“对了,‘殷红’确实是坐的这趟火车,当时是腊月二十五,快要过年了,火车上人很多,乘务员查票的时候,看见过她。 她坐在5车厢的11号位置,一直望着车窗外面。” 杨锦文道:“5车厢?” “是。” “带我去看看。” 猫子赶紧吃了几口红烧鱼,再拿起一根鸡腿,一边吃,一边带杨锦文到了5号车厢。 这节车厢里,只有十几个乘客,坐的稀稀拉拉。 现时代的车厢不是用字母标注的,而是直接用数字。 11号是在中间的靠右、挨着窗户的位置。 火车的车轮在铁轨上摩擦,车厢摇摇晃晃。 猫子指道:“就那个位置。” 这时候,蔡婷也跟了过来,指向车厢的连接处。 “当时那个聋哑女人也就蹲在那儿,当时有很多逃票和站票的人,都蹲在一起,她就在那个角落里,抱着膝盖,把脸埋在臂弯里。” 突然,火车驶入一条长长的隧道,车厢里骤然暗了下来,光亮完全消失。 像是掉进了墨水瓶里,耳边只有铁轨的摩擦声,哐当哐当。 长达十分钟后,隧道前方出现一团日光,很快,火车钻出隧道,所有的光又回来了。 杨锦文仿佛看到11号位置,一个身穿红色大衣、围着蓝色围巾的女人,转过脸来,面无表情地盯着自己。 他一回头,车厢连接处,聋哑女人也从臂弯里抬起头,眼神悲伤地注视着自己。 她们都在看着他! 不,不是! 杨锦文后退了一步,他知道,她们不是在看自己,像是彼此对望着。 聋哑女人拼死也要找到‘殷红’,而她的出现,就像压垮了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逼的‘殷红’杀死陶建业,义无反顾地重返旧地。 这一趟K121绿皮火车,承载了两个女人来时的路,也带着杨锦文,去寻找最后的真相。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