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次进京虽然当皇帝是必然的,但太后与大臣们的想法只是让他暂代一段时间。 所以,他们优先考虑的是朱祁钰,只不过朱祁钰身体不好,才让自己也进京监国。 二王监国,他很有经验。 皇位最后还是要回到朱祁镇一脉手中,要么是朱祁镇,要么是朱见深。 到时候大臣们揭发自己的种种罪行,再行废立之事也说不定。 反正现在他们现在行废立之举也是迫不得已,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考虑。 朱祁镇土木堡兵败被俘,然后帮敌人连续叩关,让自己的将士给敌人开边关的门并大肆索要财物赏赐敌人的做法太丢脸。 继续让朱祁镇当皇帝,只会让也先不断索取赏赐。 而沿途将领们为了不抗旨而造杀身之祸听从朱祁镇的话给敌人开门也说不定。 接着,朱瞻墡开始考虑怎么调集军队来守卫京师。 京营已经被朱祁镇掏空了,京师的兵都被朱祁镇尽数葬送在土木堡了,只剩顺天府还有一些兵。 大明的主力军现在都在南方和西南平叛,这些人都是朱祁镇的人,不能调回来。 把他们调回来只会给自己惹麻烦,还会导致南边的叛乱增加,他们会以为朝廷是怕了他们。 除了北方卫所的兵,能放心调集的军队就备操军和备倭军。 而且,出征的大军也不是真的三十万将士都被也先杀光了。 大部分是溃逃了,这些溃逃的兵也可以收拢起来,让他们戴罪立功。 他们不是怯战,而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敌军偷袭了。 朱瞻墡觉得这些人自己可以拉拢,还有原来王振手下的那些人,自己也可以拉拢一些。 自己到了京城后,必然迅速开始监国。 除了确定京师的守卫安排之外,对土木堡之败肯定是要拿一些人问罪的。 这点不用他开口,朝中大臣早已准备好,只要一上朝,他们就会提,然后把所有责任都推到王振身上。 王振已死,这口锅他背正合适,而且这口锅也必须他背。 谁让他鼓动皇帝出征,然后在出征途中乱指挥,造成了土木堡之败。 当然,这背后也有朱祁镇的原因,没有朱祁镇的首肯,王振想乱来也不行。 但是朱祁镇是皇帝,怎么会有错,有错的是臣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