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5章 给周忱画大饼-《登基?找太子啊皇兄又不是没儿子》


    第(3/3)页

    如果实习,那自己就可以多个三公的官衔,官品也从从一品变成正一品。

    还有爵位,至少是个伯,还是可以代代传承的爵位,值得一拼。

    “你先弄个章程出来!”

    想要一下子把税收翻一倍,还是需要好好计划一番的。

    不能想到就去做,那样就跟战神一样了。

    “臣遵旨!”

    周忱下去后,朱祁钰依旧在想增加收税的事情。

    大明税收低的主要原因还是朱元璋定下的规矩,税收收得太少了。

    他的出发点是让百姓们没有太多负担,但实际情况是负担都压到百姓头上去了。

    为了防止官员贪腐,朱元璋给官员们定的俸禄太低了,根本就不够一家人生活。

    朱元璋时期是够的,后来就不够了。

    朱祁钰觉得要给官员涨俸禄,一点好处都不给官员们,自己想要增加税收只会半途而废,搞几年就搞不下去。

    朱祁钰计划把俸禄分成几部分,官员的俸禄一部分为基础俸禄,这部分只要你不被查办就能全部领取,够官员基本生活。

    一部分是业绩,每年制定计划分配任务,完成多少给多少,定出比例。

    若是治下出现重大事情,则扣除一部分,奖惩都有。

    最后是养廉,考核完后没有贪腐就给你这笔钱。

    当然,在这之前要勘定田地与人口数量,重新造册。

    你辖区有多少田地和人口,该纳多少税全部定好,完成你就有业绩,拿高俸禄,完不成就少拿钱。

    并且,完不成的降职。

    另外就是降低宗室开支,明朝后期的财政压力,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宗室的。

    说是把宗室当猪养,但宗室一边拿着朝廷给的钱,一边购置田产,一边与人做生意。

    他们并不缺钱。

    朱祁钰觉得朝廷不能一直养着,要让他们学会自力更生。

    允许他们经商,但禁止他们购置田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