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哪家会把自己的经营数额告诉外人。 “回皇上,臣愚笨,无法教皇上,请皇上恕罪!” 陈循没有回答,直接说我没有办法。 “臣也是,请皇上恕罪!” 高谷紧随其后,陈循都不回答,他也不会回答。 “皇上,田赋两百万两可能有误差,臣觉得应该没有那么多,一百五十万应该到顶了。 至于商税,没有考据,臣无法确定。” 于谦硬着头赞同了收士绅隐藏的那部分田产的田赋,不过把数额降低了五十万。 少了五十万,分摊之后,大家的压力就会小一些。 商税可能比皇上说的五六百万两还多,可能超千万两,但于谦不敢下狠手,涉及的人太多了,这是士绅大族的秘密,你下手就是跟他们过不去。 陈循和高谷年纪大了,不回答也没事,大不了辞官,于谦不一样,他还年轻,可以再干十几年,他不想早早告老回家。 于谦之外,其他人基本都是说自己笨没有办法。 只有商辂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 “启禀皇上,臣觉得商税一下收那么多商贾负担不起,臣觉得先定一百万两为好。” 商辂把商税在于谦的基础上,定了一个一百万两的数字,这个数其实很好实现。 要是皇上同意,大家皆大欢喜。 皇上实现了增加税收的目的,士绅隐藏的田产田赋一百五十万两,商税一百万两,加起来就是两百五十万两,朝廷的税收翻了一番。 他们也帮士绅们省了很多税,各级官员的俸禄也可以涨两成。 朱祁钰没说话,而是看向胡濙和王者,于谦和商辂说的都不是他想要的。 数额他已经定了,五百八十万两,漏收的田赋两百万两,商税三百八十万两。 “启禀皇上,田赋这块没什么可讨价还价的,两百万两就是两百万两,历年的记录都可以查。 至于商税,臣觉得三百八十万两已经很少了。 这个数不能少,涨两成本色看似不多,但覆盖到各级官员,加起来的总数就很多了。” 胡濙知道皇上给的数已经是底线了,再降也就是把零头降了。 考虑的中间的损耗,余地要留大一点,到时候即便完不成,也不会差太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