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是大臣们推他上去的,也不是先帝指定的,要说指定,那也是太祖。 这种情况下,大臣们听话就可以好好相处,不听话那就等着收拾。 而且,皇上不像他哥哥正统皇帝朱祁镇一样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计划周全就做。 皇上在做这件事情之前,找过周忱好几次,每次的时间都很久。 皇上已经跟周忱了解过可不可以收取,可以收取多少。 六百万两这个数,皇上早就算好了。 周忱也说了,皇上打算逐步提高各级官员的俸禄,将折色逐步换成银子。 这消息一出,两京十三省的各级官员肯定会欢呼雀跃,朝京城叩首,高呼皇上圣明! 两京十三省的各级官员,像胡濙说的那样,大多家庭条件都一般,他们肯定支持皇上这么做。 皇上已经说了,各省完成目标就把他们该得的两成本色和补发的三个月本色发给他们。 只要完成任务,皇上赏赐的这部立马就能兑现。 这样一来,各省的官员也会极力完成任务,为了明年能领到更多俸禄,他们会拼命收。 但是阻力肯定不像胡濙、周忱和王直说的那样不大。 往年几乎不用交钱,突然就要交那么多钱,谁都不愿意。 另一边,胡濙、王直和周忱也聚在一起。 “行俭、恂如,你们俩有信心吗?” 胡濙看向王直和周忱,他们已经夸下海口,就算拼掉这条老命也也要把事情做完。 他们年纪大了,想要的只是位列三公,成为一品大员。 大明立国85年,能够位列三公,成为一品大员的屈指可数。 而他们年纪大了,干不了几年,有更高的地位和名声对家族更有利。 “大宗伯,我们有!” 王直和周忱回答,现在没信心也要有信心,完不成任务可不止是笑话,九族都要跟着倒霉。 虽然皇上不喜欢动不动就杀人,但生气了还是会痛下杀手。 “恂如,皇上给你许诺了什么?可以给老夫说说吗?” 胡濙不相信周忱是迫于皇上压力,他的骨头没那么软,要不然也不会在江南巡抚十几年。 “大宗伯,王尚书,皇上许诺我,朝廷税收翻一番,进内阁。 达到一千万两封三公加爵,福荫子孙! 当然,这是我一个人去完成的情况,现在有了大宗伯和王尚书一起,赏赐可能会减少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