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蝗灾(一)-《匠相》
第(2/3)页
这句话犹如惊雷一般在这些人耳中炸响!厅中的人都有些惊讶,刘备笑眯眯的脸突然没了笑容,关羽眯缝的眼睛突然睁开,一道寒光射向田凡,张飞惊讶的大嘴张开,眼睛瞪得如同牛眼。陶谦手中的杯子哐当一声摔在地上,他硬撑着站了起来,颤抖着手指着田凡,“田凡,此话可当真?!”连陶商和陶应这俩纨绔子弟都瞪大了眼睛,一脸震惊的看着田凡。
现代人可能对蝗灾没有什么直观的感觉,要知道那是在古代啊,人们对蝗灾的恐惧丝毫不亚于水灾或者旱灾,甚至犹有过于。水灾旱灾可能使粮食减产严重,大量的人死去,随之而来的是疫灾,更会死好多人。而蝗虫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所过之处,寸草不留,粮食绝产,连树皮都剩不下,会对生产力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进而导致大量的人死亡。
若是现代发生了蝗灾,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其初期,也就是蝗虫还没飞起来的幼虫期喷洒农药进行灭蝗,一旦蝗虫成年,飞起来以后,那就难治理了。
至于古代……中国古代对蝗虫认知不多,故有“蝗神”的说法,又有“蝗鱼虾互化”之说,如:宋代陆佃的《埤雅》:“或曰蝗即鱼卵所化”。潘自牧的《记纂渊海》:“有蝗化为鱼虾”。李昉《太平御览》〈虾门〉记载:“蝗虫飞入海,化为鱼虾。”李苏《见物》记载:“旱涸则鱼、虾子化蝗,故多鱼兆丰年。”
遇到蝗灾,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等死。而田凡说会有蝗灾,这如何不让厅中的众人吃惊?
刘备连忙扶了一把陶谦,转头问田凡道:“田先生,你说会有蝗灾发生,此话当真?”
田凡赶紧说道:“陶使君,玄德公,我只是推测。要想证实,必须去田中看看!”
陶谦连忙说道:“那还等什么?”又扭头对陶商陶应说道:“逆子,还不去吩咐备车!”两兄弟连忙答应着去了。
不一时,下人回报说车马已经准备妥当,陶谦摆摆手,当先出了门。于是,陶谦父子,刘关张,田凡和俩忠仆,以及陶谦和刘备的亲兵随行,一行五十余人浩浩荡荡出了下邳。
沿着下邳城东的官道,众人走了大约十里地后,田凡对陶谦和刘备说道:“使君,玄德公,我们要找土地地质坚硬,植被少能被阳光直射的地方。”
陶谦和刘备按照田凡的说法,吩咐亲兵分散看来找这种地方。
没过多长时间,有亲兵回复找到了,一群人一起到达具体地址。众人看着田凡,而田凡看了看此处的环境,这是一个小山包的向阳面,没有多少植被,他满意的点了点头,对那些亲兵吩咐道:“把土地翻开!”亲兵们分别看着陶谦和刘备,见两人分别点头后,亲兵们开始动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