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下雨了,好事还是坏事?-《匠相》


    第(3/3)页

    此后的这段时间田凡一直很闲,陶谦没死,也不用去给刘备干活。所以他要么在家里呆着,赔父母说说话,调戏调戏小六儿,给田坤那臭小子讲讲故事,要不然就去糜家找糜贞。两人的感情也是直线上升,在田凡的花言巧语和半强迫下,糜贞一不留神就失去了自己的初吻~~田凡觉得自己很幸福!

    汉献帝兴平元年十月中旬,天降暴雨,持续了十个月的大旱终于结束了。

    汉献帝兴平元年十月下旬,陶谦病重,参与诊治的所有大夫都说无力回天了。陶谦的情况属于生命力耗尽,他已经油尽灯枯了!自从曹操退兵后不久,他就病了。随后的旱灾、蝗灾和灾民的事情,让他的心一直悬着,他一直硬撑着做完了该作的事情。现在下雨了,他硬提着的一口气突然泄了,人也就不行了!

    陶谦派陶商陶应去请糜竺、田凡,两人急忙赶来。这时候陶谦已经卧床不起了,两人跪坐在病榻边,陶商抹着眼泪喊了几声“父亲”,陶谦才醒过来。他努力的睁开两只浑浊的眼珠,费力的转头,看向糜竺和田凡,好半天,眼珠的焦点才落在两人身上。他对陶商陶应说道:“你们出去!”两人抹着眼泪答应一声,先给陶谦掖了掖被角,才出去了。

    这简单的几句话,仿佛用尽了陶谦的力气,他停了一阵,才对糜竺和田凡说道:“子仲,伯光,我眼看就不行了,有事要托付给你们!”糜竺劝道:“使君,您会好起来的!”陶谦费力的摆摆手,说道:“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蝗灾之时就已经很重了,只是一口气撑着罢了!现在看着问题都解决了,这口气一松,我就不行了!别说那些没用的了,听我的安排吧!”糜竺和田凡对望一眼,齐声说道:“请使君吩咐!”陶谦说道:“子仲,我死后,你去小沛,迎刘玄德过来继承徐州!在这个乱世里,只有他能保证徐州不被曹黑子所称,只有他能保住徐州百姓不被曹阿瞒屠戮!”糜竺赶忙答应。

    陶谦休息了一会儿,又对田凡说道:“伯光,我把两个儿子托付给你了!他二人不愿上进,惟愿玩耍,我怕我死后他们总有一天会败光这个家!如果真到那时候,望你念在你三人的情谊上照顾一二,唯一日二餐而已!如果可能,你看要帮我看住他们,莫让他们败光了这个家!”田凡说道:“使君您放心,两位兄长不是那种不求上进的纨绔子弟!假设真的有那么一天,我向您保证,我一定会看住两位兄长!”陶谦点点头,说道:“玄德公仁厚,你二人要尽心的辅佐他,将来他不会亏待你们的!”两人赶忙答应。说完这些话,陶谦疲惫的闭上了双眼,点点头!糜竺和田凡告辞而去!

    汉献帝兴平元年十一月,陶谦去世。

    陶谦,丹杨今安徽当涂东北人。少年时以不羁闻、敖戏无度,后好学,为诸生,仕州郡,举茂才,拜尚书郎,先后出任舒县令、卢县令。其后迁幽州刺史,徵拜议郎。其“在官清白,无以纠举”,在那汉末“豺狼当道”的年头实属难得。官至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他大器晚成,以五十四岁的高龄,辅佐皇甫嵩和张温平定北宫伯玉叛乱。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冬十月,青、徐两州黄巾复起,攻打郡县。朝廷以陶谦为徐州刺史,镇压黄巾军。陶谦也不负众望,大破黄巾,时年五十六岁。黄巾破走,境内晏然。是时徐州两遭黄巾之乱,战火过后“世荒民饥”。如果不好好处理,饥民再来一次黄巾之乱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情。“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要解决百姓举义的问题,就先得解决吃饭问题。陶谦此刻体现出了其优秀的政治能力,他想到了一个好法子——屯田。他是三国时期第一个屯田的人!同时,为对抗太平教,陶谦默许下邳相笮融推广佛教,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陶谦担任徐州刺史年间,北面的青州、兖州黄巾之乱此起彼伏,徐州却是太平无事,“百姓殷盛,谷米封赡,流民多归之”。此皆陶谦大行屯田,推广佛教之功。

    汉献帝兴平元年十一月,糜竺奉陶谦遗命,到小沛请刘备入主徐州!

    汉献帝兴平元年十二月,刘备亲自主持陶谦丧事过后,正势入主徐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