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盐-《匠相》


    第(2/3)页

    刘安摇了摇头,说道:“呵呵,田先生,我们到了那里后,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确定了正确的方法,这次出的三千石是我们用小盐池出的。待卑职回去后,将扩大盐池,相信定能产出更多!呵呵,田先生,只怕以后的产量,会是现在的十倍不止!”田凡这才放心的点点头!

    刘备说道:“好了,伯光快坐下吧!对了刘安,你拿点盐来,让伯光看看!呵呵,我只顾着高兴啊!”

    张飞拉着田凡做到他身边,冲他竖了竖大拇指,说道:“伯光,你真行!”

    田凡连忙摇头,说道:“走运罢了,算不得什么!”

    关羽对田凡说道:“伯光,你知道大哥为什么这么高兴吗?”见田凡摇头,他捋了捋三尺长髯,笑着说道:“今天我和宣高都是来要钱的,哎,军费不足了呀!大哥正发愁时,刘安就来了!”田凡点点头,怪不得今天刘备这么失态呀,从谷底到峰顶的巨大落差,谁也不会无动于衷!关羽说完,对田凡抱了抱拳,说道:“伯光,关某佩服!呵呵,军费的事情,关某多谢了!”

    田凡摆摆手,示意不用,他说道:“云长此话见外了,我们都是为主公效力,你领兵打仗抵御外敌,难不成我还要谢你为我保护家人不成?”关羽呵呵一笑,不再多言。

    刘备看两个兄弟和田凡聊的开心,他也很高兴,他说道:“好了,伯光来了,我们商量一下这些盐该怎么处理吧!”众人安静下来,各自思考办法。

    不一时,孙乾说道:“主公!我大汉的盐,多数出自广陵和扬州靠海的几个郡,除此之外,就是质量好但价格昂贵的青盐了。现在我们这里也产盐了,这将对大汉的盐路供给产生很大的影响!”

    刘备点点头,说道:“公佑说的不错,确实如此!但不知,我徐州盐路一开,我等该如何处置?”

    陈登说道:“主公!登认为,呵呵,我们应该先跟广陵的盐商谈一谈!”

    刘备说道:“呵呵,正当如此!”经过陈珪的努力,广陵郡有部分大族支持刘备,可大多数都没有表态,甚至有些明确表示不支持刘备。现在有了盐,有了海量的盐,不怕他们不答应。

    广陵郡,在汉初为广陵国,是吴王刘濞的封地。吴王刘濞在广陵建了广陵宫,作为自己的宫殿。他的封地很大,包括三国时期吴国的丹阳郡、会稽郡、豫章郡,也就是说,他的封地就是长江以南的扬州全境,以及广陵国!

    说起吴王刘濞,大多数人的感觉是,一个造反者,失败者!其实不然,他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别的不说,他是全球历史中第一个免除农业税的人!他到达封地之时,那里并不算富庶,百姓穷困潦倒,官府也年久失修。可是,经过他的努力,造船业、盐业、造钱业这个比较猛三大支柱产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四十年后,那里完全变了个样子。百姓安居乐业,民生富庶,甚至他免除了农业税,逢年过节的,他还给百姓们发福利,那些年长的老人,都有养老院赡养,没有父母的孤儿,也有官府收留并教育!

    那时候,广陵国主要的产业是煮盐,为了方便运盐,刘濞开凿了从海陵通向广陵的运河,可以看做是大力支持工商业的一大举动。他封地中,长江沿岸的一些县的支柱产业是造船,吴地发达的造船业就是在那时打下的基础,由此发展起的大量的船商,甚至三国时代的吴国水军所用船只,也都是他们的后代生产的。而长江南岸不靠江的地盘,有很多铜矿,可以造钱……可惜,他时运不济,遇到的是汉景帝和周亚夫,如果他遇到的是别人,真的很难说他的造反会不会成功!

    广陵的大族中,多数是做盐商的,除此之外,少数经营造船业。如果刘备派人告诉他们,我们这里有很多盐,比你们的便宜的多,他们能不心慌?再一引导,就说我们这里的盐太多了,我们是卖不了的,怎么办呀?那帮人就会说了,那啥,我们有销路,我们帮忙吧?

    晒盐的成本,也就是煮盐的十分之一,可能还不到,就算以五成的价格卖给盐商,刘备也是大赚!这样一来,既可以分化那些骑墙派的广陵大族,二来又可以赚钱,好处呀,大大地有!

    刘备一拍手,连连点头,口中直呼,“此计大秒!”众人也都回过神来,全都大呼妙计。商量后,刘备决定,这件事由陈登做,他本身就是徐州大族出身,跟广陵的那些大族能说得上话,打交道也方便的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