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大汉第一个商业郡的建立-《匠相》


    第(2/3)页

    田凡接着说道:“主公,有一件事,凡考虑多时了,不知当不当讲!”

    刘备道:“伯光有事尽管说!”

    田凡点点头,说道:“是这样,主公,东海国从五月份以来,涌入了大约二十万百姓,加上先前的近五十万人,已经达到七十多万了!东海国,已经成了一个大郡!而其东部靠海之地,我们先前在那里兴建了盐田,又建造了海军基地,以后造海船的作坊,也会在那里兴建。再加上东海国有徐州最大的铁矿基地,而我军对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所以,东海国的重要性,将会越来越突出!”

    众人听了,都点头赞同。确实是这样,东海国的重要性正在凸显,随着海军的扩编,海军军舰作坊的扩大,盐田的扩大,其重要性将越来越明显!

    “所以,凡想,是否将东海国分为两个郡国治理?”

    田凡这句话一说完,所有人都愣了!将一个郡分成两个郡,这是只有天子才能决定的事情,哪能由他提出呢?可转念一想,现在的汉帝,谁还会当回事?就是刘备这个一直扛着忠汉大旗的人,只怕也是嘴上说说罢了!

    可有些话,即使知道了,也不要说出来!

    刘备也有些犹豫,可出于对田凡的尊重,他还是示意大家静一静,让田凡把话说完。

    “我知道大家的想法,大家可能觉得我有些孟浪了!可事实是,现在的东海国,必须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以农业为主,另一部分,则以其他产业为主!至于圣旨的事情,呵呵,这好办,只要请旨,陛下一定会允许的!”

    对于他说的最后一点,众人倒是都没有异议,刘备问道:“怎么个分法?”

    田凡道:“东部,将沿海几个不适宜耕种的县分割出来,以眗县为治所设立一个特别郡,由军队直接接管,当然了,军队只负责保卫工作,此地专营盐田、捕鱼、造船,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商业!其他地区不变,以郯县为治所,主营农业和畜牧业!”

    不得不说,田凡的思路很好!众人也都知道,以商业为主和以农业为主的巨大差别。管理商业,需要很好的术数功底,毕竟要一直跟商人和金钱打交道。而农业区,随便一个不扰民的官员,就可以管理。

    刘备看了看众人,问道:“怎么样?伯光所说,大家可有异议?”

    众人纷纷表示并无异议。

    接下来要讨论的,就是细节问题了。军队接管之后,将主要负责保卫工作,不干涉地方内政,这是首要条件。也不用找别人,直接让原先主管盐田保卫的刘安负责即可,只需要给他调配几千士兵。反正也不要他们打仗,军队改革退下来的那些士兵,正好可以用得上。

    至于新郡的太守,这倒是一个问题。东海国虽然地方挺大,可原先人口少,老太守在曹操入侵徐州时死掉后,一直也没有再设,而是由琅琊国相萧建代管。现在人口多了,就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太守。

    合适的人选,也是现成的,戴干品德有,才能也有,正处于年富力强的年龄,可以任特别郡的太守。陈矫的才能也不错,他也没有职务。可如果陈矫、戴干两人都被重用,那一直很乖,很听话的萧建怎么办?虽然他是琅琊国相,可实际上整个琅琊国北部有孙观、尹礼、简雍、夏侯博等人,完全可以没有他。

    最后还是刘备下了令,东海国内陆部分分出,设立东海国,萧建调任东海国相;靠海部分,以眗县为中心,设立眗郡,陈矫字季弼为太守,有陶商这个经商强人在,陈矫只负责管理秩序即可。以孙观为琅琊国相,简雍为长史。戴干字茂先暂时先没有职位,先担任陈群的副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