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章 四个人(二)-《匠相》


    第(2/3)页

    本来,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人,家在兖州,家中没有几亩薄田,日子过得很紧巴!那时候,马儿可是稀缺资源,一般只有军马才会骟掉,一般人家里是不骟的,所以,他这么祖传的活计,一般用不上。而且,这个活计,不是什么好活,被人认为缺阴德,所以,他一直到三十岁,依然没能娶上个媳妇!这也许就是他老相的原因。

    也不知道是该说他幸运,还是不幸!前年大旱,他差点饿死,却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走到了徐州!在路上,他用仅剩下的半块麦饼,救下了他现在的妻子,杜氏,一个丈夫刚刚饿死的寡妇!两人一路磕磕绊绊,历经千难万险,来到徐州!

    正好赶上徐州搞屯田,他两人早在路上的时候,杜氏被他善良的心地所感染,已经打算嫁给他,于是两人就被分到了一处。

    他们准备重新开始生活的时候,却也是他命好,正赶上徐州开始大量养猪!各地跟糜家田家合作的家族,拿出大量的粮食酿酒,两家出技术,其余家族负责发酵的过程。等蒸馏完之后,剩余的大量酒糟,田糜两家根本用不了,于是,他们半卖半送的,都给了附近的各个农户!

    于是,徐州开始大量养猪!猪肉,若是没骟过的猪肉,味道很不好,自然,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人来做这种活!

    陈两刀的第二春,来临的!他有骟马的基础,自然学的极快,且一学就精!在骟死了民屯里的两头猪以后,他的技术突飞猛进,几天功夫,已经有了骟马的水准!

    去年,招贤馆落成,招收各种人才。陈两刀也去了,而且,很荣幸的,获得了田凡亲自的面试!田凡得知他的本事后,也很重视,立即从各地抽调了愿意学习这种偏门技术的人,给他当弟子!

    他为人善良,也实在,没有丝毫藏私,就将自己手中的技术传了出去!这样一来,徐州一地,他已经有了数百弟子,也算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了!

    话一出口,你们吃的猪肉,都是我,或者我的弟子骟的!多牛气?

    这样一来,他的身份在这个不大的民屯里,迅速飙升,并于去年年底,被选为屯长!

    年初的时候,刘备曾召集徐州各地的军屯、民屯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屯长们,以及各个地区一些著名的里正们,赶赴下邳赴宴……所谓“突出成绩”和“著名”,也就是说,上缴粮食最多的那些屯长和里正!

    陈两刀也有幸参加,并且,令他兴奋无比的是,他心中的大贵人,田凡,竟然还记得他,并且专门跟他喝了一碗酒!而刘备,他心中另一个大贵人,也向他点头致意,并说了两句话!

    宴会上,刘备专门说过,若是有在徐州各地经过的陌生人,不管是文人还是武人,哪怕是工匠,你们要多加留意,如是要投靠徐州的,你们要多给予方便,若是刺探徐州信息,尤其是农业方面的信息的,你们要多加小心,不要泄露,若是可能,可以擒过来,官府有奖励!

    这,就是徐州农业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难以被外界所知的原因!原先是农人们无意识的保护,现在,则是有意识的保护!也是陈两刀如此热情招待两人的原因!

    他不冲着那份奖励,而是冲着给他美好生活的田凡和刘备的一句话!

    他曾经抓过几个探子,当然了,是骗到屯子里,让那帮小伙子抓住的,所以,他自然看出,面前的两个人不是探子!若是探子,早就开始追问农事方面的事了!

    而那首《锄禾》,也是那场宴席之时,田凡借着酒劲而做……抄地!他当时说过,这首诗,就是给这些农人写的,就是写农人不易的!

    故此,陈两刀甚爱之,虽然对诗的意思有些不太明白,可是,他知道是写自己这样的农人的!不识字的他,费了老大的劲,才记住了那四句,一共二十个字的诗,可是……他经常会背错顺序……

    当然,后面这一段话,陈两刀不会告诉这两个人。但是从这些话中,汉子和文士,已经得知了很多的信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