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四章 一箭退强敌-《匠相》
第(2/3)页
这些话,也是他有感而发。先是接触了吕布、关羽、张飞等人,又听文先生和貂蝉讲述了许多事情后,他已经隐隐感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存在误区。跟曹操、孙策、周瑜和孙权接触后,他算是与三国的三个创立者都有了直接的接触。
曹操比演义中可爱的多,他会耍一些小聪明,也会耍赖,这些事做起来他得心应手,而且还兴趣很高,可田凡并不觉讨厌,反而感觉他可爱,真实。孙策豪迈,可有时候也会有些小心眼儿,史阿一句话就能气得他差点发狂。周瑜是个胸襟广博的人,大气的很,可也会耍一些小聪明,有些小心眼儿。孙权,也许是由于年龄小,他并不像东吴大帝那般威严,倒更像一个一心向学的莘莘学子,像是一个可爱的邻家小弟。
这些人,这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不再是纸上的几句话或者几段事,他们在田凡大脑中的印象,已经重新塑造,升华为一个个个性鲜明、各有特色的人物。田凡已经无法用一句话评价任何一个人,因为他们是人,是人就有复杂的内在、外在特性,就难以全面的描述。
孙策和周瑜的几句话,包含的意思很明显。战场上我们是敌人,见面了就是你死我活,可一旦下了战场,我们一起喝酒!田凡苦笑摇头,心道,最好不要在战场上遇到!可是,这可能吗?
半个时辰后,一行人终于出了这片树林。
孙策、周瑜两人被军士用担架抬着,田凡和孙权骑着马儿。史阿和唐老爷子已经恢复了往昔的状态,虽然比不得巅峰状态,可至少恢复了八成的体力。他们的待遇上升了,换乘了好马,跟在田凡、孙策四人身边护卫着。
太史慈的双眼就没有离开过唐老爷子,一副见鬼的表情,跟他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大将之风,完全不相符合。也难怪,做为一个擅长用弓箭的将军,见识到了一种他想像不到的境界,这的确够他惊讶的!一支羽箭,射爆一颗头颅,他做不到,他顶多能射穿一颗头颅。而射爆头颅后,还能入木一尺,更是他想象不出的境界。而据孙权说,当时箭矢飞行之时发出的声响,那种威势,就算是二十石的弩射出的羽箭也不及。最最让他不解的是,唐琛用的仅仅是一张三石软弓,这在他想来简直不可思议!
唐老爷子一直在微闭着双目养神,对太史慈的目光毫不在意,但是,显然他也没有兴趣指点其箭术。
太史慈心如猫挠,只觉有千言万语想问唐老爷子,可人家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对他爱答不理,他根本就不敢出口!
他心想,怎么才能请教几点呢?怎么才能让老头子高兴,随便指点我几句呢?
也许,是上天听到了太史慈的祈祷,唐老爷子左耳微微抽动几下,紧接着半开半合的双目陡然间大睁起来。他扭头往左前方看了一阵,最终,目光锁定在一个位置上。盯着那个位置看了良久,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将目光转了回来。
他的眼神,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似伤心,似愤怒,似欣慰,似痛苦,似高兴,如此种种,全都汇集到那双浑浊的眼中。
半晌,他轻叹一声,扭头对太史慈道:“小伙子,你……你叫什么来着?”
太史慈精神一震,立即在马背上恭敬地一抱拳,道:“老先生,小子太史慈,字子义!”
唐老爷子微微点头,道:“哦,太史慈!嗯,你的弓是几石的?”
太史慈忙答道:“八石的!”
唐老爷子微微颔首,道:“八石的,嗯,你力气不小!只是……”微微一顿,他续道:“用箭伤人,花样繁多。什么连珠箭、一弓三矢或者四矢之类的花样,花哨,但是只能算是‘术’的层面,只能算是末流。弯弓搭箭的整套动作中,只有用弓才算是‘道’的层面。
“用弓之道,有五种层次!第一种层次,就是你这样,有多大力,可以拉出多强的弓,可以称为以力拉弓。第二层境界,可用轻力拉重弓,五石力道可开八石或者十石的弓,称为以气拉弓。第三层境界,可用重力拉轻弓,十石的力气,却可以拉开五石的弓,称为以意拉弓。第四层境界,多大力气拉多大的弓,称为返璞。第五层境界,称为入神……不需要弓,也不需要箭,只要两手一比划,即可伤人性命。”
微微一顿,他道:“只是,古往今来这么多年,能达到第二层境界的人少之又少,以上的境界更是难上加难。第五层境界,只存在于战国时期一个传说中的隐士!可是他无名无姓,我也无法确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