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不可思议的票房(中)-《官场预言家》
第(2/3)页
其实严金宝还算是好的,毕竟他的影院占据着滨海南京路步行街的繁华地段,所以陈平才让李居朋最高开出了六成的上座率补贴,但是其他的影城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位于滨海市其他次要地段的影城,都只有三成到四成的票房补贴,这些影城的老板每天在看到放映厅里爆满的观众时,那才真正是心痛得滴血呢!
不过相比这些影城的老板,其他没有得到《那些年》放映权的影城老板才更是心在滴血呢!
原因无他,毕竟不管怎么说这些影城都至少还赚了三四成的补贴回去,此外那些追着《那些年》去的影迷,他们在买不到这部影片的票了,有些为了不白跑一趟,还是会将就着看其他的电影,那么这样一来,还不是一样拉动了影城的收入吗?
可其他那些没有得到放映权的影城就没这个待遇了,甚至不仅如此,有些影城还会因为没有放映这部电影,而失去一些80后观众。
于是,当《那些年》的第一周放映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全国的院线就快把李居朋公司的电话给打爆了,而这里面,最尴尬的就要数当初公然拒绝放映《那些年》的滨海正大、万达和环球国际三家影城了。
虽说这三家影城占据了滨海五成左右的市场份额,但是随着《那些年》的上映,他们的市场份额就缩水了一成。别的不说,就是在南京路步行街上,新世纪影城就已经稳稳的压在了他们头上,每天新世纪影城人满为患,而同样在步行街上的这三家影城却相对冷清,不能不加剧他们观众流失的情况,这是他们怎么也不能忍受的。
当然,如果这三家影城就是他们自己的还好,但问题就是这三家影城都是隶属一个大院线集团的,他们不过就是滨海地区的负责人罢了。
这样一来,在院线集团高层的怒火下,这三家院线的总经理就只好腆着脸回头去找李居朋,请他吃饭了。
然后,同样是在滨海外滩的和平饭店包间里,同样还是陈平、李居朋,还有滨海正大、万达和环球国际三家影城的总经理范桂生、许亚伟和张志胜,但是这一次却完全的主客易位了。上一次在这里,是陈平和李居朋为电影寻求发行,所以姿态放得很低,而这一次,却是这三家影城希望获得《那些年》的放映权,所以他们的姿态放得很低。
“李经理,听说贵公司的电影在80后的年轻人里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恰好我们的电影院就是以80后的年轻人观众为主,您看我们是不是可以合作一下?”滨海正大影城的总经理范桂生说。
然后是滨海万达影城的总经理许亚伟,他说:“李经理也是年轻人,所以应该知道我们万达院线和万达集团的关系,而在万达广场逛街的也通常都是具有很大消费潜力和宣传潜力的80后年轻人,所以李经理您看我们之间合作的机会是不是更大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