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次日,余笙和阮秋莲乘上贺家的车,跟随贺母去绣庄。 贺母对余笙的事格外上心,在去之前提前跟她朋友打好了招呼。 路上,余笙频频向贺母道谢。 “阿姨,要不是你给我灵感,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太感谢了,阿姨!” “阿姨也要谢谢你们。小笙,这次多亏你。你跟琛琛是发小,那么长时间没见面。你这次回来,和你大嫂忙事业。他受你们影响,也终于找到正经事做了。不然啊,这小子又成天跟他那些狐朋狗友混在一起。”贺母温和的笑道,“阿姨没什么本事,也就只能尽我所能带你们跑跑腿了。跟舒夏能不能谈成,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可别怪我没有事前提醒你们,舒夏可不是好说话的人。” 贺母提到的“舒夏”,便是余笙他们今日要去见的人。 她经营一家名为锦绣庄的绣庄,和一家名为锦绣坊的旗袍店。 舒夏不仅仅是旗袍爱好者,她对所有国风元素都很感兴趣。 这位舒老板年纪轻轻,也不过三十出头,家境也蛮好。只不过,她经营的绣庄和旗袍店常年入不敷出,一直在用私房钱支撑。 贺家跟舒家的关系不错。 贺母看在两家的关系上,经常照顾舒夏的声音。 贺母向余笙透露了一些有关于舒夏的个人信息: “这个舒夏啊,按辈分,你们该叫她姐姐。你们这个大姐姐,真真是让家里人头疼的很。都三十多了,终身大事还没解决。她家里经济条件挺好的,她就是闲在家里什么都不用做,也不用为吃穿发愁的。她偏偏要出来创事业。从她创业那天开始啊,她就没往家里挣过一分钱。哎,谁说她都不管用。” 从贺母的话中,余笙感觉这位舒夏大姐姐应该是个独立有主见的新女性。 余笙忍不住问:“阿姨,舒老板的绣庄和旗袍店是挨在一起的吗?” “哎呀,你说这个店子的事,我还想起来啦——”贺母又开始吐槽起来,“她那两个店子,其实都是她自家的。早几年前,她为了出来做事,就缠着她家里人把她妈妈名下的祖宅借走了。这大丫头是个让人头疼的。她妈妈为了让她知难而退,强收她租金呢。就这样,她还是撑下来了。之前有一次喝茶的时候,她妈妈还跟我开玩笑说,让我以后不要去照顾她的生意呢。” 听贺母说了这么多,余笙越来越迫切的想要见到这位舒夏大姐姐了。 到了锦绣庄。 这里还真是个大庄园。 朱门锦绣,亭台楼阁,古色古香,蔚为壮观。 余笙惊叹不已。 舒老板还真是个有品位的女子。 她能在这样一个地方撑下来,真的是很不容易。 贺母悄悄地告诉余笙: “舒夏的妈妈,祖上做大官的。这套宅子,据说就是哪个皇帝赏赐给他们家的。” 可以看出来,舒夏将这里打理的很好。 贺母答应到这儿后会给余笙和阮秋莲一人定做一套旗袍,于是便带着她们先去了锦绣坊。 锦绣庄和锦绣坊就相隔了半条街。 锦绣坊中不止出售旗袍,还有各式各样的布匹。 余笙和阮秋莲当场看中了好几块布料。 “他婶儿,快过来看,这料子真好!”阮秋莲轻抚模特架上展出的一身旗袍,“这盘扣做的真细致!” 这一刻,她也感觉他们来对地方了。 舒夏来了。 贺母作为中间人,介绍了余笙和舒夏她们彼此。 舒夏身材高挑修长,瘦的跟竹竿似的。 身为一名女性,她这种扁平的身材,并不适合穿旗袍。 一旦旗袍上身,身材劣势尽显无遗。 然而她很聪明,穿的是男式长袍。 这种风格,更能凸显她的中性美。 舒夏是个很率性的人,通过贺母那里,她知道余笙今日来的目的。 和余笙彼此认识过后,她直接表明态度: “我不做童装。你们要是买布的话,随便挑。我给你们折扣价。” 第(1/3)页